思潮 庫
  • Male
  • Tekka
  • Singapore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Facebook MySpace

思潮 庫's Friends

  • Host Workshop
  • Jemaluang 三板頭·
  • Syota ElNido
  • Paetiyo
  • Chiron人馬
  • 厚數據才厲害
  • Baghdad Janim
  • Suyuu
  • baku
  • Dushanbe 杜善貝
  • Ashgabat
  • KyrGyz
  • Kehtay Dream
  • Qyzylorda
  • Almaty 蘋果

Gifts Received

Gift

思潮 庫 has not received any gifts yet

Give a Gift

 

思潮 庫's Page

Latest Activity

思潮 庫 posted a blog post

王小姣:喧囂的雜語—評克里斯蒂娃《詩性語言的革命》5

而在本書中,她從笑聲(rire)的角度解讀了洛特雷阿蒙的《馬爾多羅之歌》和《詩》(Les…See More
57 minutes ago
思潮 庫 posted a blog post

王小姣:喧囂的雜語—評克里斯蒂娃《詩性語言的革命》4

薩特在著名的「什麼是文學」(《Quest ce que la littérature》)一文中號召一種與現實和社會毗鄰,具有感召意識的「介入型文學」(littérature engagée),與之緊密相連的便是所謂的「介入型」作家,薩特認為至少散文作家不僅應當具有這種介入意識,更應視其為一種責任,並且傳達時代精神,語言在這一過程中的角色不過是一種工具,而薩特本人就是這類作家的典范。法國文論家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在「文學與死亡的權利」(Littérature et la droit à la…See More
yesterday
思潮 庫 posted a blog post

王小姣:喧囂的雜語—評克里斯蒂娃《詩性語言的革命》3

盡管如此,在20世紀初期多次科技變革的感召之下,人文領域也急切地探索更為「科學」的方法。一直以來,詩性都承載著尼采精神的不羈和瘋狂,也正因如此,形式主義和結構主義文學批評都曾嘗試挑戰這種無序,用各種理性規則來闡釋原本毫無章法的文學文本。在某種程度上,《詩性語言的革命》也是這樣一種嘗試,克里斯蒂娃選擇了馬拉美和洛特雷阿蒙這兩位19世紀法國詩人中風格最為飄忽,語言最為陌生化的詩人的文本作為研究對象,卻同時將馬克思主義、語言學、現象學、心理分析等理論引入對先鋒詩歌的研究。在對詩性與思辨理性之間微妙關係的探索之中,克里斯蒂娃巧妙地繞過了形式主義架設的樊籬,通過將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實踐的概念引入對詩性語言的分析而另辟蹊徑地將這兩股力量結合並引向開闊之地。如果說形式主義將詩性語言視為靜止的、孤立的、藝術品般的結構精巧的陌生化語言裝置,那麼對於克里斯蒂娃而言,這種語言是動態的,它不斷與主體互動並處於變化之中,從而也蘊含著改造和超越現實的可能。在克里斯蒂娃對詩性語言的語言學闡釋中,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語言的這種唯物主義特征。換言之,語言不僅僅是以靜態的、固定的象征態而存在,更是與主體息息相關的語言實踐。主…See More
Monday
思潮 庫 posted a blog post

王小姣:喧囂的雜語—評克里斯蒂娃《詩性語言的革命》2

這一俄羅斯文學的「白銀時代」承接了19世紀初普希金和屠格涅夫那一輩作家締造的「黃金時代」;而這一次,在俄羅斯大氣和深邃的文學基調之中,詩人們進行了大膽的文體實驗,也因此使得「形式」成為一個焦點。「形式主義」便脫身於這一時期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的詩歌沙龍和詩歌團體。與馬拉美相似,他們強調詩歌語言與日常語言的差異,即著名的「陌生化」理論;除此之外,他們還主張將詩歌視為獨立於政治和社會的解讀對象。這場20世紀初的形式主義浪潮消退數十載之後,巴赫金,這位和形式主義同時期活動但未曾引起更多關注的學者卻憑借克里斯蒂娃在巴黎的宣傳引起了西方學界的注意;而克里斯蒂娃也借助巴赫金糅雜了對話、雜語、狂歡和馬克思理論的超前理論架構而躋身巴黎學術金字塔的頂端。反觀克里斯蒂娃日後的理論和寫作,盡管充斥著上至柏拉圖、黑格爾的形而上學,下至弗洛伊德、拉康的心理分析,但貫穿其中始終未變的是一種喧囂的雜語效果。20世紀40年代,俄國形式主義的重要人物雅各布森與法國人類學家列維·施特勞斯在紐約相遇,索緒爾的結構語言學經由這一次遠在新大陸的不期而遇傳至法國,引發了所謂的「語言學轉向」。回顧20世紀裹挾著暴力和血淚,同時洋溢著革…See More
May 4
思潮 庫 posted a blog post

王小姣:喧囂的雜語—評克里斯蒂娃《詩性語言的革命》1

克里斯蒂娃在1990年出版的自傳體小說《武士們》(Les Samouras)中憶起她初到巴黎時的失望。1965年下雪的聖誕節,來自保加利亞的24歲年輕學生並未在第一時間被「光之城」的富麗堂皇所擊中,而是抱怨巴黎人不知道如何清理積雪。事實上,巴黎冬季的溫度難以帶來俄羅斯白雪皚皚的景觀,雪之於巴黎人而言不過是延遲的雨,說是積雪,實則不久後便會化為灰蒙蒙的泥水,雪的形態蕩然無存。進入高研院學習的克里斯蒂娃很快就會意識到一種截然不同於中歐文化背景的模糊和曖昧,在她的老師羅蘭·巴特陰翳多變的文筆下,讀者要時不時穿過這種微微泥濘的灰色地帶。三年之後,克里斯蒂娃和同班同學,《原樣》雜誌(Tel Quel)主編菲利普·索列爾斯(Philippe Sollers)完婚,從此定居巴黎。在充斥著各種離奇情感故事和以不羈著稱的巴黎知識分子圈,兩人在智識上棋逢對手,情感上惺惺相惜,轉眼間相伴數十載也成就了學術之外的一段佳話。在巴黎學習期間,克里斯蒂娃不僅在羅蘭·巴特的班上學習,還旁聽拉康的心理分析講座,又得到語言學家本維尼斯特(émile Benveniste)和西馬理論家戈德曼(Lucien…See More
Apr 30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歷史符號學歷史符號學(狹義指一切古今中外相關於史學技術性分析知識,廣義指對於前者大目標構建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核心部分;此部分要求同時准備現代西方哲學,現代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理論,現當代西方歷史理論,中國史學各分支,當代符號學等各領域的知識)作者:李幼蒸,漫談歷史學與符號學——貴陽論壇隨想-2 來源:符號學論壇 2013-04-28)"
Apr 27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歷史符號學 按照我本人的符號學觀點,符號學在狹義和廣義兩方面,都與歷史理論密切相通。 狹義符號學是指人類話語系統和其所指稱的歷史現實的相關關系分析,其特例即歷史話語和歷史現實的意指關系研究;廣義符號學則指人文科學理論話語構成的普遍語義學分析。百年來現代符號學的發展,使其成為當代和未來人文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進一步現代化的語義學工具之一。…"
Apr 26
思潮 庫 posted a blog post

齊林斯基·媒介的深層時間:通過技術手段實現聽和看的考古學 下

約翰·麥克菲(John McPhee)的《盆地與山脈》(Basin and Range,1980)首次提出了 「深層時間」(「deep time」)的概念,封面就是哈頓的這幅插圖。這一發現對於地質學來說,肯定和哥白尼「日心說」首次提出之時一樣令人震驚,也同樣重要。哈頓的插圖還出現在斯蒂芬·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的《時間之箭,時間之輪》(Time‘s Arrow, Time』s Cycle,1987)中專門介紹蘇格蘭人的章節,這是他關於地球和有機生命的重要著作。 古爾德是哈佛大學的地質學家和動物學家,不過他主要把自己視為古生物學家,他認為地理邏輯上的深層時間概念對我們來說如此陌生,以致於我們只能把它作為一個隱喻來理解。想象一下,地球的年齡相當於「從國王的鼻子到他伸出的手尖的距離,用指甲剉在他的中指指甲上輕輕一劃,就能抹去人類的歷史」。…See More
Apr 20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英] 沃森《人類思想史·平行真理:從維科到佛洛伊德》 [英]…"
Apr 11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孟強 ·技術創造人:斯蒂格勒的「後種系發生」研究…"
Apr 10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續上)從辭源上說,epi的意思是在……之上(upon)或在……之後(after), phylo的意思是種(race)、 枝( branch)、 族( tribe), genesis 的意思是發生、起源。斯蒂格勒為phylogenesis…"
Apr 9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這就是文化的意義。人不僅是自然存在者,還是文化和技術存在者。正是這一點使得人區別於所有其他靈長類動物。斯蒂格勒說道,「此在這種生命現象在生命史中變得與眾不同,因為對此在而言,生命的後遺傳層次並沒有隨著生物體的死亡而消失,它得到保存和沉淀,在身後流傳下去」。([3],p.140)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的「覓母」(meme)概念也表達了類似思想。類比於遺傳基因,可以把覓母看作是自我復制的文化基因。「曲調、概念、妙句、時裝、制鍋、或建造拱廊的方式都是覓母。正如基因通過精子或卵子從一個個體轉移到另…"
Apr 7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這意味著南方古猿是雙足行走的,而非如猿那樣四足爬行。在人類進化中,直立姿態具有重大意義,人之為人的「第一個而且最重要的標准是直立姿態 」。( [6],p.18)其次,雙足行走解放了雙手,為人類制造和使用工具提供了條件,為技術開辟了可能性空間。「手的解放幾乎必然蘊含著不同於猿的技術活動,手從行走中解放、較短的面部、沒有獠牙,這一切促成了人工器官(artificial…"
Apr 6
思潮 庫 posted a blog post

齊林斯基·媒介的深層時間:通過技術手段實現聽和看的考古學 中

米開朗基羅在羅馬西斯廷教堂的創作 早期的虛擬現實系統CAVE話雖如此,過往之事曾經都是具有時效性的事物。然而,我們不僅要理解歷史的存在,不僅要把歷史接受為一種責任和沉重的負擔。當允許歷史發展出一種特殊的吸引力價值時,我們需要一種不同的視角。我們不能只在新事物中尋找過去。從後者的角度來看,歷史是對連續性(continuity)的承諾,高揚人類不斷前行的旗幟。世間沒有新事,只是形式不那麼複雜,而過去的幾個世紀只是為了打磨和完善偉大的古老思想。…See More
Apr 5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五、技術生態位 後種系發生超出了純粹生物學過程,超出了單純的「自然選擇」。為進一步刻畫這一非生物學過程,斯蒂格勒大膽使用「人工選擇 」( artificial…"
Apr 4
思潮 庫 commented on 馬來西亞微電影實驗室 Micro Movie Lab's photo
Thumbnail

愛墾慕課·思潮篇

"六、簡短結論 技術與人的關係是技術時代的人們必須面對的首要主題。不同於工具主義,也不同於批判主義,斯蒂格勒賦予技術以構成性意義,主張技術創造人。除了存在論論證外,他為此提供了古人類學論證。基於勒儒瓦-古漢以及相關的進化論成果,斯蒂格勒考察了技術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提出了「後種系發生」概念。…"
Apr 1

思潮 庫's Blog

王小姣:喧囂的雜語—評克里斯蒂娃《詩性語言的革命》5

Posted on April 19, 2024 at 8:00pm 0 Comments

而在本書中,她從笑聲(rire)的角度解讀了洛特雷阿蒙的《馬爾多羅之歌》和《詩》(Les Poésies),又從偶然性(hasard)的層面分析了馬拉美的《伊紀杜爾》(Igitur)。波德萊爾將笑聲視為一種「狂人的特權」和一項「藝術家」須在其每一個行為中實現的實踐,克里斯蒂娃稱之為「一種反對象征禁忌的衝動的爆發」;而「洛特雷阿蒙超越其前輩之處在於他將『笑聲的邏輯』置於了一個更廣義的邏輯之中,也就是波德萊爾已經提到的『所有藝術現象』的特征。洛特雷阿蒙將笑聲視為一種斷裂的症狀和意指實踐中的異質對抗。」[6]…

Continue

王小姣:喧囂的雜語—評克里斯蒂娃《詩性語言的革命》4

Posted on April 13, 2024 at 11:00pm 0 Comments

薩特在著名的「什麼是文學」(《Quest ce que la littérature》)一文中號召一種與現實和社會毗鄰,具有感召意識的「介入型文學」(littérature engagée),與之緊密相連的便是所謂的「介入型」作家,薩特認為至少散文作家不僅應當具有這種介入意識,更應視其為一種責任,並且傳達時代精神,語言在這一過程中的角色不過是一種工具,而薩特本人就是這類作家的典范。

法國文論家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在「文學與死亡的權利」(Littérature et la droit à la mort)一文中回應了這一激進的介入觀點,布朗肖眼中的文學因其「作為困惑的產物而顯得尤為重要,文學在自我非難之中完成自我確認……文學屬於那種應該被發現而非被探尋的東西。」[1]…

Continue

王小姣:喧囂的雜語—評克里斯蒂娃《詩性語言的革命》3

Posted on April 12, 2024 at 1:00pm 0 Comments

盡管如此,在20世紀初期多次科技變革的感召之下,人文領域也急切地探索更為「科學」的方法。一直以來,詩性都承載著尼采精神的不羈和瘋狂,也正因如此,形式主義和結構主義文學批評都曾嘗試挑戰這種無序,用各種理性規則來闡釋原本毫無章法的文學文本。在某種程度上,《詩性語言的革命》也是這樣一種嘗試,克里斯蒂娃選擇了馬拉美和洛特雷阿蒙這兩位19世紀法國詩人中風格最為飄忽,語言最為陌生化的詩人的文本作為研究對象,卻同時將馬克思主義、語言學、現象學、心理分析等理論引入對先鋒詩歌的研究。…

Continue

王小姣:喧囂的雜語—評克里斯蒂娃《詩性語言的革命》2

Posted on April 3, 2024 at 5:30am 0 Comments

這一俄羅斯文學的「白銀時代」承接了19世紀初普希金和屠格涅夫那一輩作家締造的「黃金時代」;而這一次,在俄羅斯大氣和深邃的文學基調之中,詩人們進行了大膽的文體實驗,也因此使得「形式」成為一個焦點。「形式主義」便脫身於這一時期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的詩歌沙龍和詩歌團體。與馬拉美相似,他們強調詩歌語言與日常語言的差異,即著名的「陌生化」理論;除此之外,他們還主張將詩歌視為獨立於政治和社會的解讀對象。…

Continue

Comment Wall

You need to be a member of Iconada.tv 愛墾 網 to add comments!

Join Iconada.tv 愛墾 網

  • No comments yet!
 
 
 

愛墾網 是文化創意人的窩;自2009年7月以來,一直在挺文化創意人和他們的創作、珍藏。As home to the cultural creative community, iconada.tv supports creators since July, 2009.

Videos

  • Add Videos
  • View All